T淋巴细胞

再造人
发表于 2024-04-26 23:31:11

T淋巴细胞,即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 lymphocyte)简称T细胞,是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细胞,在抗感染、抗肿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T细胞的组成具有高度异质性,目前已提出多种分类方式,从不同角度对T细胞的群体进行划分与研究。


图   T淋巴细胞的分化与亚型

通过T细胞受体(TCR)的类型可以将T细胞分为两个主要亚群——αβ T细胞和γδT细胞。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均由胸腺的多能双阴(double negative,DN)前体细胞分化而来。根据CD44和CD25的表达可以将DN可进一步分为分化的四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CD44+CD25-(DN1);


②第二阶段CD44+CD25+(DN2);


③第三阶段CD44-CD25+(DN3);


④第四阶段CD44-CD25-(DN4)。


在DN3阶段,β、γ和δ TCR位点进行DNA重排、表达功能性TCR链,通过选择不同的发育模式,产生两个不同的特征和功能的T细胞亚群。具有αβ TCR的T(αβ T)细胞通常表达CD4或CD8谱系标记,分别为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s,Th)亚群或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亚群,而在人类中具有γδ TCR的T细胞(γδT)通常不表达谱系标记。αβ T细胞通过TCR识别MHC分子呈递的多肽,而γδT细胞通过MHC非限制性依赖的途径来激活的。αβ T细胞和γδT细胞识别不同类型的抗原。


根据T细胞活化阶段,将T细胞分为初始T细胞(naïve Tcell,Tn)、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初始T细胞是一类在胸腺经历阴性与阳性选择,未在外周血中接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其特征性表达L-选择素(CD62L)、7型C-C趋化因子受体(CCR7),缺乏CD25、CD44、CD69等活化标志。初始T细胞可识别免疫系统发育成熟过程中未曾识别的新抗原,进而诱导其向效应细胞、记忆细胞分化,触发机体免疫应答。效应T细胞是行使免疫功能的主要细胞,高表达整合素分子及高亲和力IL-2受体。根据其功能特征,可进一步分为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s,Th,即CD4+T细胞)、杀伤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CTL,即CD8+T细胞)、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


1.Th细胞可进一步分为Th1、Th2、Th3、Th17、Tfh等亚群,分别执行抗感染免疫、辅助B细胞活化增殖及抗体生成、免疫抑制、募集吞噬细胞介导固有免疫及炎性反应、辅助B细胞应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CTL活化需要双信号(two signal model)介导——T细胞表面受体(T cell receptor,TCR)-CD3复合物与APC表面MHC-Ⅰ类分子的结合,以及T细胞CD28抗原与APC表面CD80(B7-1)、CD86(B7-2)的结合。活化的CTL通过分泌穿孔素、颗粒酶、颗粒溶素,或者增加自身Fas配体(FasL,即CD95L/Apo1L),进而介导异常细胞(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等)的凋亡。


3.Treg表型为CD4+CD25+Foxp3+的T细胞群,在免疫反应终末期介导终止T细胞免疫,维持机体免疫耐受,同时抑制体内未经阴性选择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Treg可进一步分为自然调节T细胞(nTreg,胸腺诱导来源,亦称胸腺Treg)、诱导调节T细胞(iTreg,外周血诱导而来,亦称外周来源Treg),两者均需要Foxp3的表达以介导分化和执行功能。


记忆T细胞可由效应T细胞分化而来,亦可由记忆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直接分化而来,根据CCR7的表达差异,记忆T细胞可分为中心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TCM,CCR7+)、效应记忆T细胞(effector memory T cell,TEM,CCR7-)。近年亦有研究提出一群具有干细胞特性,即可自我更新的记忆T细胞,定义为记忆性干细胞样T细胞(stem cell like memory T cell,TSCM)。


此外,另一种分类提出一群类固有样T细胞,其功能介于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之间,包括NKT细胞、黏膜相关不变T细胞(mucosal associated invariant T cell cells,MAIT)、γδT细胞。NKT细胞,亦被称作固有样淋巴细胞(innate-like lymphocyte,ILL),既表达NK细胞表面标志物CD56,亦表达T细胞标志物TCRCD3复合物。一方面,NKT可同CTL一样发挥细胞毒作用;另一方面,NKT可通过分泌IL-4、IFN-γ,诱导Tn分化至Th细胞,发挥体液及细胞免疫作用。MAIT可抵御微生物感染,具有固有免疫样作用并可辅助获得性免疫,有证据指向其可能参与多发性硬化、炎性肠病的发生。γδT细胞大多为CD4-CD8-细胞,占全身T细胞的5%,分布集中于上皮组织,可识别微生物表面糖脂、核苷酸衍生物、病毒糖蛋白等,通过分泌IL-2、IL-3、IL-4、TNF-α、IFN-γ等发挥细胞毒作用。类固有样T细胞的功能与机制有待深入探索。


T细胞的激活

T细胞的激活依赖于其表面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及CD4、CD8分子,表面抗原-抗体结合后触发内源性通路级联反应,进而介导T细胞的增殖、功能发挥及细胞死亡。为防止非成熟T细胞的活化或T细胞过度活化,T细胞的激活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一信号为T细胞表面TCR-CD3复合物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复合物的识别与结合;第二信号为细胞因子刺激或与APC表面共刺激分子B7.1(CD80)、B7.2(CD86)结合。若仅有第一信号刺激,T细胞将呈现无反应性,此现象称作外周耐受(peripheral tolerance)。以下将T细胞的激活进行简要介绍。


天然TCR是由α链、β链或γ链、δ链构成的膜结合的异二聚体,其胞内段较短,无法完成信号转导,故需通过与相关跨膜蛋白的非共价相互作用诱导TCR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跨膜蛋白包括CD3ε和CD3δ组成的异二聚体、CD3ε和CD3γ组成的异二聚体以及CD3ζ形成的同二聚体。CD3跨膜段存在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而TCR跨膜段氨基酸残基带正电荷,故而TCR与CD3多聚体通过正负电荷作用组成TCR-CD3复合物,构成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TCRCD3复合物并无内源催化活性,而CD3胞内段存在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ed motif,ITAM),其为保守的氨基酸序列(S/I/V/LxYxxI/V/L),当受体配体结合后,ITAM基序可被Src激酶家族等催化,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进而募集下游酪氨酸激酶,触发内源性信号通路。T细胞表面CD4或CD8分子分别与MHCⅡ类分子、MHCⅠ类分子结合,其胞内结构域募集Lck激酶,Lck可进一步磷酸化CD3、TCRζ、ZAP70、Vav、Shc等结构,增强TCRCD3复合物的活化。与此同时,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因子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的配体相互作用,使共刺激因子受体胞内域磷酸化,进而活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触发下游磷酸化级联反应。CD28是目前发现的最典型的共刺激因子受体,可与靶细胞表面的CD80或CD86相互作用。除此之外,还有CD137(4-1BB)、CD134(OX40)、ICOS和CD27等共刺激因子受体。以上双信号刺激可介导T细胞内源性活化通路,如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JAK-STAT通路等,最终作用于AP-1、NFAT、NF-κB等多种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实现T细胞功能活化、增殖分化及活化诱导的T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AICD)等。


635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