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氧供需失衡时机体代偿机制

再造人
发表于 2024-02-08 16:42:06


(一)增加CO

可以通过增加Hb、SaO2、CO来提高氧供。当机体氧供需失衡时,机体首先是增加心排血量,心排血量为每搏量与心率之积,每搏量又决定于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因此机体可以通过调节心率、前后负荷以及心肌收缩力来提高心排血量以增加氧供。


(二)血流再分布

正常静息情况下,任何部位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是一致的,不同部位静脉血氧饱和度有较大的差异。如冠状静脉血液氧饱和度最低,仅为35%;其次是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约为50%;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55%左右;下腔静脉血氧饱和度高达85%。说明不同器官的氧耗量差别极大,器官氧耗及α受体分布的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心、脑、肝、肾、胃肠、肌肉(非运动)、皮肤黏膜。因此,当机体因心输出量降低或低血容量而发生缺血缺氧时,血液将发生重分布,皮肤、肌肉、胃肠等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将减少以首先满足心脑等氧代谢需求量大的脏器。微血管的自身调节和交感神经血管张力变化共同作用使血流发生再分布,以维持心、脑氧供和氧耗之间的平衡,但有可能导致肝肾等器官的氧债,长时间有可能导致缺氧损伤。


(三)细胞摄氧率

提高氧摄取率是机体维持有氧代谢的代偿机制之一。氧供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机体可通过氧摄取率改变进行代偿,从而维持机体氧耗恒定。即当氧供降低时,氧摄取率增高;氧供增加时,氧摄取率降低。但氧摄取率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当氧供低于某一临界值时,氧摄取率增加到最大仍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则氧耗量下降,出现病理性氧供依赖。


638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