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患者的自体输血

再造人
发表于 2024-03-27 14:09:01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随着输血传播HIV和丙型肝炎的出现,贮存式自体输血(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PAD)获得了极大的普及,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输血相关并发症、细菌污染或异体血液输注的风险。美国血库协会标准规定患者术前Hb≥110g/L,Hct≥0.33就可以应用贮存式自体输血。心脏移植患者由于心功能原因,多次采血会增加患者因血管神经反射引起心绞痛的风险,因此不建议常规使用。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是术前将部分全血取出并用无细胞液代替,理论上由于术中流出的血液血细胞比容较小,能够减少术中红细胞的丢失,在6小时内回输,能够保留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的大部分止血功能。预计失血量较大、能耐受血液稀释以及需要降低血液黏稠度的患者可以采用此种方法。但在其实施过程中,有导致心肌缺血或心脏负荷过重的风险,不建议在心脏手术中常规使用。


术中红细胞的回收与再输注是减少异体输血的另一种方法。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在心脏移植手术中的应用,可以减少同种异体血液成分的输注,因此被推荐为心脏移植手术首选的自体血回输方式。在血液回收及处理的过程中由于丢失了凝血因子及血小板,需要及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患者术后同样也可以进行回收式的自体输血。


890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