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国际及国内现状

再造人
发表于 2023-09-13 12:05:11


一、全球血液和骨髓移植网络(WBMT)

 WBMT是一个与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联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科学组织,其使命是加强国际间造血干细胞移植、干细胞捐献和细胞治疗的合作。这种合作的目的是专门推动科学和教育活动的发展和协调。WBMT于2007年成立,四个创始成员为亚洲-太平洋地区血液和骨髓移植组(APBMT),国际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EBMT)和世界骨髓捐献者协会(WMDA)。目前WBMT下设多个组织成员,旨在完成全球造血干细胞调研报告、组织学术会议及制定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相关共识。 


二、国际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

 1972年,首例HSCT成功后4年,美国HSCT领域的专家们意识到HSCT工作的意义以及移植中心相互合作的重要性,由Bortin医生和同事在威斯康星医学院发起建立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IBMTR)。当时全世界仅有12个HSCT中心,每年移植病例数不超过50例。1986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建立了国立骨髓供者组织(NMDP),由美国红十字会管理,明尼苏达大学提供计算机数据支持。1987年9月提供首例供者查询服务,同年12月第一例HLA相合非血缘供者移植成功实施。2004年,为了加强两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组织间的研究合作,进一步改善移植的疗效,IBMTR与NMDP合并组成国际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目前有超过500个移植中心参加,登记有超过475 000份移植患者的数据。该组织下属许多研究小组,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AA、GVHD、感染和免疫重建、移植晚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实体肿瘤等研究工作组。该组织利用积累的大量病例数据,总结了HSCT的各种临床经验,对HSCT在世界上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指导的作用。 


三、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

 为了加强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在HSCT方面的研究协作及分享临床经验,1974年由Van Rood和Speck教授组织发起建立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EBMT),在瑞士Saint Moritz召开首次会议,当时参加成员不超过10名。随着HSCT的快速发展,截止到2018年,EBMT成员包括超过55个国家的650个HSCT中心,登记移植病例数超过500 000例。EBMT的工作致力于促进有关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人员的培训、移植的质量控制和移植单位资质认证等。EBMT设有白血病、AA、海洋性贫血、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及自体HSCT等专题研究组,共同协作研究,取得丰富成果。他们提出的减低预处理剂量的HSCT概念已被国际大多数HSCT专家接受并用于临床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 


四、亚洲-太平洋地区血液和骨髓移植组

 亚太血液和骨髓移植组(APBMT)于1990年在北京成立,目的是为亚太地区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医生分享临床治疗经验及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合作提供交流的平台。APBMT现有成员包括21个国家或地区。自2004年,每年召开一次成员会议,交流国际及本地区HSCT的进展和经验,对亚太地区HSCT的应用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APBMT于2006年开始对协作组成员每年的移植病例进行登记。2009年,APBMT修订了协作组章程,确认APBMT为世界HSCT联盟(WBMT)创始成员之一。 


五、美国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

 在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上只有少数医疗中心进行干细胞移植。随着移植成功率的提高以及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移植的广泛进行,美国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ASBMT)于1993年成立。ASBMT是致力于血液和骨髓移植的科学和专业协会,其在血液和骨髓移植的许多进展以及干细胞移植的指南和标准的制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年,ASBMT与国际细胞治疗学会共同创立了细胞治疗认证基金会。目前ASBMT已经拥有2200多名成员。 


六、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简称“中华骨髓库”),前身是1992年经原卫生部批准建立的“中国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者资料检索库”。2001年,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红十字会重新启动了建设资料库的工作。同年12月,中央编办批准成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和规范开展志愿捐献者的宣传、组织、动员,以及HLA(白细胞抗原)分型,为患者检索配型相合的捐献者及移植相关服务等。截至2017年年底,中华骨髓库总库容超过242万人份;累计为临床提供造血干细胞超过7000例,其中向国(境)外捐献超过280例;共向世界骨髓库上传数据96万多人份。


798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