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再造人
发表于 2022-02-21 16:36:53


    肾移植术后,尤其是早期仍以细菌感染为主。在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感染中,病死率最高的是细菌性肺炎。细菌感染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术后大剂量免疫抑制药的应用;

 

    ②术前患有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③术后患者咳嗽反射受损,支气管痉挛,补液量不足均可引起支气管分泌物清除障碍,使肺段膨胀不全;

 

    ④其他,如由于慢性疾病,患者多存在贫血、低蛋白血症,使免疫力降低。感染的常见部位是尿路感染、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由于使用大剂量的免疫抑制药,细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早期常不易发现原发灶。发热常是患者的主要症状,但常与非感染并发症如急性排斥反应等易混淆,有时两者同时存在。对无明确定位症状的发热患者除进行一般的常规检查外,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咽拭子、痰、中段尿等细菌和真菌的涂片和培养:并常规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片、CT、B超等。

 

    1.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较有效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但必须注意抗生素的抗菌谱、剂量和疗程,一般主张针对常见菌种采取窄谱、小剂量和短疗程的原则。

 

    2.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未确定病原菌前根据感染的部位、易感菌种选择抗生素治疗。临床药敏试验的结果显示,病原菌对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特别是头孢三代和喹诺酮类抗生素。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以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可达60%~80%或以上。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达到90%以上,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对致病菌的敏感率在10%以下。

 

    3.合理调整免疫抑制药的剂量。感染时应注意调整免疫抑制药,适当地减少免疫抑制药的用量,对严重的感染者甚全可以暂时停用免疫抑制药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应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保证患者足够的能量,积极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913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