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凝血系统改变

再造人
发表于 2024-03-30 23:22:10


正常人体凝血纤溶处于动态平衡,它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一种生理功能,一旦平衡失调,则会引起血栓形成或出血倾向。


高原凝血系统改变的潜在危险并不是血栓形成而是出血倾向。另外,缺氧导致红细胞代偿性增多,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血液淤滞于血管内,血流缓慢,一方面导致微循环氧灌注不足,另一方面导致肺血淤积和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肺动脉压力增加,心脏前负荷加重。缺氧和病变又互为因果,这一影响在高原地区,特别是肺部疾病患者中影响因素格外突出,产生“缺氧-病变-缺氧”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导致机体启动内、外源性凝血途径,破坏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的生理平衡,形成高凝高纤溶状态,消耗性凝血因子减少,甚至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在病理状态下,血管内如有血栓形成,纤溶酶原通过内外激活途径大量激活,溶解血栓,维持血管通畅。缺氧时红细胞代偿性增生,血液黏滞度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内源和外源凝血途径的激活促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消耗增多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而产生的物质如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破坏了凝血和纤溶的正常调节,导致机体凝血和纤溶失调。说明在缺氧状态下包括内源、外源及同凝血途径的激活及红细胞增生等原因促使血液高凝,凝血因子的消耗增加。梁光祥等研究发现高原缺氧使健康人群血液高凝,纤溶亢进,短时间内由平原地区进入高海拔地区者均为急进高原,沱沱河系青海高原,海拔4 700m。


表   急进高原健康人两组凝血纤溶指标结果


注:*P<0.05;**P<0.001。

由表可以观察到,随着海拔的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时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延长。凝血功能改变的可能机制为:


①高海拔地区血液黏稠,血液流动缓慢,易于形成血栓,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延长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减少脏器栓塞。


②凝血酶时间的延长说明纤溶系统亢进,有利于血栓的溶解,使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微血栓溶解,起到保护血管及机体脏器功能的作用。


③同样为了减少血栓的形成,纤维蛋白原的减少也可以理解为高海拔凝血系统平衡所做的改变。


④缺氧使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等产生损害,使血管壁生理结构发生变化,血管壁脆性增加,易发生出血;单位组织毛细血管数量增加,血管床容积扩大,单位组织中血液量增加。


⑤高原地区凝血异常患者血浆中前列环素,血栓素增高。研究表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较高原地区红细胞正常患者高。




533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