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离体保存后各成分的主要寿命与功能

再造人
发表于 2024-02-19 11:00:25


将献血者的静脉血液采入含有抗凝保养液的血袋中,在2~6℃贮存,不作任何加工处理,即为全血。人体的血液构成复杂,由于不同血液成分的寿命不同且需要不同的体外保存条件,在贮存过程中全血中的不同成分会发生一系列可逆和/或不可逆的变化。


(一)各类细胞的寿命及保存寿命

血液中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的正常寿命约120天,于2~6℃保存时,在不同保养液中,有效保存期为21~42天;血小板的体内寿命约12天,于2~6℃保存时,血小板迅速被活化并长出伪足,24小时内至少有50%可丧失体内回收率,72小时完全失去体内回收率,并被体内清除;白细胞的体内寿命最长约12天,在2~6℃保存时,只能保存5~8天,其中粒细胞保存1天后即丧失功能,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在7天后完全丧失。


(二)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分为稳定的因子如凝血因子Ⅶ、Ⅸ、Ⅻa等于2~6℃保存42天时功能保持较好,不稳定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Ⅷ于2~6℃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凝血因子Ⅴ保存3~5天也损失50%。


(三)血浆蛋白

血浆中的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等在2~6℃保存42天内较稳定。


853 0

上一篇:输精管复通术
下一篇:全血保养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