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瘤病毒肾病

再造人
发表于 2024-01-09 21:32:46

患者,女性,37岁,因“二次肾移植术后6月,血肌酐爬升3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6月前行第二次肾移植术,手术过程顺利,即复宁50mg共3天诱导治疗。肾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及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术后规律口服“他克莫司+麦考酚钠肠溶片(米芙)+激素”免疫抑制治疗,肌酐波动于70μmol/L左右,血压控制正常范围。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血肌酐缓慢爬升,尿量正常,移植肾超声未见明显异常。调整免疫抑制药物未见改善。血肌酐逐渐升至170μmol/L。现入院进一步治疗。


既往史:14年前行肾穿刺活检诊断为“IgA肾病”,5年前开始规律透析,3年前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1年出现血肌酐爬升。1年前再次行血透治疗。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尿色正常,比重1.010,pH 6.5,蛋白(-);血液检查:Hb 127g/L,WBC 5.2×109/L,PLT 255×109/L,BUN 11.1mmoL/L,Scr 214.5μmoL/L,FK506血药浓度10.8ng/ml。


2.辅助检查移植肾超声

肾长轴102mm,肾实质厚18mm,内结构清晰,无肾盂扩张,肾内血供丰富,肾内血流指数未见异常,RI=0.66~0.69,肾周未见明显积液。


3.尿BKV DNA定量

7.6×108拷 贝/毫 升;血BKV DNA定量:8.4×108拷贝/毫升。


4.尿细胞学检查

可见decoy细胞。


图 decoy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明显增大,多偏向一侧,核浆比例明显增加,细胞边缘常常出现毛玻璃样改变,胞浆有小颗粒,较均匀,呈果冻样,细胞核常较粗糙


【病理检查】

移植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如下:

1.光镜



图 间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A:开始出现多灶性肾小管萎缩与间质纤维化(HE,×200);B:PAS,×200


图15-0-3 肾小管中可见异形上皮细胞,核体积增大,中心淡染,呈空心圆状。

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BK病毒包涵体(A图箭头所示)。肾间质中可见较多炎症细胞浸润(A图),肾小球炎症改变不明显(B图)(HE,×400)


2.免疫组化



图可见病毒感染的细胞核呈褐色,核体积增大,部分呈空心圆状(SV40抗原免疫组化,×400)

病理诊断:符合多瘤病毒相关性肾病,AST B期。


【治疗过程】

停用MMF,改为他克莫司+来氟米特+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他克莫司浓度<6ng/ml。来氟米特使用方法,20mg,一天2次,每月监测血、尿BKV DNA复制。改服用来氟米特3月后患者血BKV DNA检测为阴性,但尿BKV DNA 4.4×108拷贝/毫升,继续上述方案治疗。改用来氟米特1年时尿BKV DNA检测阴性,遂逐步加用MMF,目前MMF 1g/d,来氟米特20mg/d,联合他克莫司和激素四种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过程中肌酐最高升至400μmol/L,目前肌酐稳定在220~240μmol/L。



752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