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化疗副作用时该如何处理?

再造人
发表于 2023-03-22 21:14:47


1) 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多开始于停药后1周左右,至10天左右达到最低点,在低水平维持2~3天,即开始回升,历时7~10天后可恢复至正常。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为治疗性用药和预防性用药。一般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白细胞变化会出现两个峰:第一个峰表示骨髓的释放峰,标志着骨髓有一定的储备,可能回升较快,但是如果骨髓储备较差,则不会出现这个峰;第二个峰代表骨髓的恢复。Ⅲ度骨髓抑制时,如果伴有发热,应该应用抗生素。Ⅳ度骨髓抑制时,无论是否伴有发热,均应该应用抗生素。


2) 恶心、呕吐的处理:可应用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主要机理是在外周和中枢与化疗药物竞争5HT受体,从而达到止吐的目的。一般止吐药合用激素效果会更好。呕吐严重时注意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3) 口腔溃疡:抗代谢类药物所致的溃疡多发于唇颊黏膜,溃疡深、疼痛重。严重者可延及咽部、食管以至肛门,少数可波及阴道口和尿道。常用的化疗药物中,以氨甲蝶呤(MTX)及更生霉素引起的口腔溃疡最多且严重,5氟尿嘧啶(5FU)、依托泊苷(VP16)次之。处理:做好口腔护理,用高压生理盐水冲洗溃疡的局部,去除表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局部上药。


4) 体温变化:注意防止局部感染灶感染恶化,引起全身感染。及时应用抗生素,尤其是一些针对厌氧菌感染的抗生素。


5) 脱发:最容易发生脱发的药物是抗生素类化疗药物,如表阿霉素、博来霉素、平阳霉素等,另外,抗代谢类药物以及植物碱类化疗药物也易引起脱发,如紫杉醇、VP16、长春新碱(VCR)等。脱发的处理:对于患者更加重要的是心理治疗,开始化疗前应该与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知道脱发是非常自然的现象,化疗停止后会长出非常好的头发,至少不比以前差。化疗开始前最好让患者理发,以短发最好。化疗期间尽量减少梳头的次数。


6) 末梢神经炎:易引起末梢神经炎的药物有长春新碱(VCR)、顺铂(DDP)、紫杉醇、VP16等。目前并没有非常好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有文献报道,化疗时肢体局部放置冰袋可以减轻末梢神经炎的发生,化疗间歇时给予B族维生素有利于末梢神经炎症状的减轻。严重的末梢神经炎是停止化疗的指征。停止化疗后,多数患者的末梢神经炎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甚至消失。


7) 心脏毒性:蒽环类药物阿霉素(ADM)和表阿霉素(EPI)对心肌有一定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很久不会消失,是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其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受影响,最常见的是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严重时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些患者甚至在停止化疗后一段时间内发生心力衰竭。心脏的检测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不应该低于60%(绝对标准);与上次化疗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不超过20%(相对标准)。自我检测:化疗期间的自我检测非常重要,注意活动后是否有憋气和心悸,如果有这种现象,应及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紫杉醇类药物对心脏的传导系统有影响,主要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等。检测手段:心电图检查非常重要,化疗期间一定要进行心电监测。


8) 肾功能损害:顺铂(DDP)对于肾脏影响最大,主要是对于肾小管的损伤,长期应用也会导致肾小球损伤,最后引起肾功能衰竭。目前保护肾功能、减轻肾脏毒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应用阿米福汀,但是价格昂贵。相对应用较多的措施是水化、使用高张盐水,提高血液循环的氯水平。应每3个月检查1次肾血流图,对于肾脏的功能进行整体的评价。每个月均应该在化疗前检查血肌酐或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或肌酐清除率<60%时化疗要慎重。异环磷酰胺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化疗期间必须定时检查尿常规(有无血尿)。美司钠对于预防出血性膀胱炎非常有效。


9) 肝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有时伴有黄疸。处理:停止化疗或推迟化疗,给予保肝药物(肝泰乐、甘力欣、泰特等)、降酶药物(联苯双酯),也可以给予极化液(对于降黄疸有利),治疗后1周复查转氨酶水平,若正常即可恢复化疗。定期复查肝功能。


1149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