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物与肾病

再造人
发表于 2022-12-06 22:24:12


一、植物化学物


植物中含有许多分子量较小的次级代谢产物,除维生素外,都是非营养成分,统称为植物化学物。其中,除了发芽土豆中的龙葵素等少数具有毒性外,几乎绝大多数的天然成分对机体无害。植物化学物根据化学结构或功能特点,分为类胡萝卜素、植物固醇、皂苷、芥子油苷、多酚、蛋白酶抑制剂、单萜类、植物雌激素、硫化物和植物凝集素等。


目前发现的植物化学物的有益作用包括抗癌作用、抗氧化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微生物作用、降低胆固醇作用等,而不同的植物化学物对不同疾病会有潜在的影响。例如,蔬菜水果中富含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也具有保护作用,近年来多酚类化合物在预防泌尿系结石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荨麻提取物具有抗氧化、镇痛、抗炎、抗高胆固醇血症等作用,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统结石等的治疗;金毛杜鹃提取物及分离出的植物化学物具有潜在的降尿酸作用。


二、植物化学物在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许多慢性疾病包括慢性肾脏病、肥胖、糖尿病等,大都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引起,且其发生发展与炎症有关,然而慢性肾脏病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利于促炎和氧化环境形成,进一步引起疾病进展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炎症、氧化应激和肠道失调可能成为慢性肾脏病预防或治疗的方向。有研究提示,蔓越莓中提取出的植物化学物,由于其抗氧化、抗炎和改善肠道菌群的作用,可能对慢性肾脏病有益。


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线粒体功能异常是氧化应激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氧化应激与很多尿毒症并发症有关,包括炎症和血管损伤,从而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植物化学物可能对缓解线粒体功能损伤有益。葡萄、蓝莓和红酒中的白藜芦醇,苹果、草莓、番茄、西蓝花中的槲皮素,姜黄中的姜黄素,蓝莓、葡萄、越橘、树莓、黑莓、紫甘蓝、洋葱和茄子中的花色苷,绿茶中的没食子酸等植物化学物,均发现可以降低慢性肾脏病的线粒体功能异常,在尿毒症患者中,这些植物化学物可能通过调整受损的线粒体功能而发挥保护作用。


姜黄中所含的姜黄素等植物化学物,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具有延缓多囊肾发展的作用;细胞实验发现,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在人肾肿瘤细胞中,具有抗肿瘤作用。


不过,上述的结果都还只是探索性研究,若要作为疾病的治疗,还需要更多进一步的研究证据。


1024 0

评论